首先,自学是创新的基础,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在知识激增,竞争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活,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学。有了自学能力,就能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之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必要的有效的实践条件。一个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无论其主观愿望怎样强烈,要想做到创新也许只能是一句空话。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能搞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不会自主学习的。因此,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谁能告诉你走那条路呢?只有自己去摸索,去学习,去不断更新知识。任何人想有所作为,有所建树都离不开自主学习。

第二,自学能力是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毕业后的大学生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学习主要靠自学,自学能力是使一个人知识不断扩展和更新的基本保证,是每个人能够生存、发展和有所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培养学生具备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社会的需求,显得十分必要。

第三,自学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毫无遗漏地讲授全部学习内容。对于教师没有讲或在讲授中简单提到的学习内容,只能靠学生通过自己来学习。有些知识较难理解,课堂上不一定弄明自,也主要靠自学来理解这些知识,毕竟在校的时光有限,而知识的海洋却无限。因此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自己更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

大学四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那么如何能够有效的在这四年时间里通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明确学习态度。

首先,要有发自内心的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其次,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超强的自信心再加上对学习的莫大兴趣,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2、合适的学习方法,量力而行的原则是自主学习的策略。有了需要和可能,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途径,掌握方法,使自主学习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能得到实质性的保证。做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刚开始,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自学计划,边执行边校正,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量力而行,自学不怕起点低,但也不要好高鹜远。

3、一切有益的学习条件是自主学习成功的助推器。自学也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学而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学习的条件。第一步,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这里集中了全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这种遗产只有善于利用图书馆的人才能继承。第二步,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第三步,要向名师名家请教。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学者求教于名家,可以少走弯路,有利于短线成材。第四步,可以根据情况参加一定的社团和讨论小组。这样可以发挥头脑风暴,还可以结识许多志同道合而性格各异的同学。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他们在大学里要自学的一门必修课。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已经有目共睹,终身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技能,对于高中大学学过的知识,你可能会忘记,但是掌握这样一门技能将会让大学生们终身受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6-03 06: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