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和联盟政策

1871到1890

不信任德国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国家体系的一个转折点。 不仅是军事上被击败的邻国,而且被边缘化的大国也随着德国崛起成为最受怀疑的欧洲大国。 当时两位政治家的警告清楚地表明了不信任的程度: 本杰明·迪斯雷利这位英国反对派领袖将欧洲大陆的变化解释为“德国革命”。 俄罗斯总理 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 看到欧洲几乎“精神错乱”。 忧心忡忡的观察家想知道,用“铁血”打造的帝国是否会失去“半霸权”地位(路德维希·德希奥(Ludwig Dehio)) 继续扩张,甚至力争在欧洲称霸?

俾斯麦外交政策的基本要素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最初是由五个因素决定的:坚信政治家的行为不应受“感觉”而应受“利益”支配; 承认欧洲五强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 在这个“五权分立”中需要政治平衡; 认为“实力较弱”的国家可以“在天平上施加决定性的权重”; 认为欧洲不仅是一个主权(大国)大国的宇宙,也是一个共同的文化和法律领域。

除了这五个方面之外,还有一种基本的恐惧,即德意志帝国的存在受到多种威胁:法国的复仇主义、英国的自由主义和天主教的极端主义。 帝国总理担心最大的危险是几个对手联合成一个敌对的联盟。

俾斯麦在“复仇”和“和平”之间切换。岗位职责。 欧洲的中央开关,漫画,发表于:Kladderadatsch,第 49 期,23 年 1887 月 XNUMX 日(公共领域)

建立联盟体系

为了应对这种危险,俾斯麦于 1873 年与奥匈帝国和俄罗斯缔结了三皇同盟。 两年后,在“眼界危机”中,他给人的印象是德国正在准备对法国进行预防性战争。 由于俄罗斯和英国毫不怀疑他们不会在这样的武装冲突中保持中立,俾斯麦奉行“饱和”政策,即领土自给自足。 “如果我能够工作,”他在 15 年 1877 月 XNUMX 日著名的基辛格口述中说,“我可以完成和微调我心中的图景:不是任何国家收购,而是整个政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法国以外的所有大国都需要我们,并且由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尽可能远离反对我们的联盟”。

基辛格口述的第一页(© Otto-von-Bismarck-Stiftung)

《诚实的经纪人》

俄罗斯不想加入俾斯麦式的反法安全体系。 此外,它越来越需要一些东西来换取 1870/71 在东方的仁慈中立。 然而,俾斯麦只想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大国之间充当“诚实的经纪人”。 与此同时,尽管经济“国际主义”(Guido Thiemeyer)日益高涨,但德国建立了保护性关税制度,并开始了对俄罗斯的农业关税战。 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然后收紧了他的巴尔干政治要求,并在俄罗斯西部边境以军事为重点的部队调动发出警告。

面对德皇威廉一世的巨大疑虑,俾斯麦于 1879 年与奥匈帝国缔结了军事防御联盟,旨在使俄罗斯重新回到三皇谅解。 校长的计划确实奏效了。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几个月后,他的儿子同意了 亚历山大三世 1881年缔结《三帝条约》。 在随后的几年里,俾斯麦扩大了他的联盟体系,包括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三国同盟”,并与西班牙和罗马尼亚建立了契约联系。 许多同时代的人都欢迎他的作品,因为它有助于和平。 它只有一个严重的缺陷:由于绝密合同的时间限制,它的设计不是为了持久而需要不断维护。

13 年 1878 月 XNUMX 日,俾斯麦在帝国总理府召开了柏林会议,欧洲主要大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主要政治家在会上就巴尔干地区的政治秩序进行了谈判。 柏林国会,在绘画之后打印 安东·冯·维尔纳 (© Otto-von-Bismarck-Stiftung)

《临时工制度》

1885年,东欧和西欧民族主义的高涨开始破坏俾斯麦巧妙构建的联盟结构。 《三皇条约》被打破后,德国总理起草了一个新的监管概念,其核心是 1887 年的《德俄再保险条约》。俾斯麦做得很好,没有过分重视该协议。在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泛斯拉夫主义者公开主张与法国结成战争联盟。在柏林,也有重要的声音呼吁进行斗争。

由于总理决心坚持他的和平政策,他于 1889 年寻求与英国结盟。 试探失败后,俾斯麦暗暗琢磨,万一他的同盟网络破裂。 为了避免两条战线的威胁性战争,德意志帝国只有一个选择:通过在东方提供“自由之手”,甚至是“à tout prix,即牺牲奥地利”来换取俄罗斯的中立。 为帝王 威廉二世。 这种考虑是完全不可能的。 1890年XNUMX月,这位年轻的君主迫使他的旧总理辞职,并敢于在外交政策上开辟新天地。 俾斯麦的“临时工制度”(洛萨加尔) 会有一个未来是有争议的这一天。 他的外交政策的积极平衡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罗马教廷一级骑士勋章和最高教皇文武勋章:教皇 利奥十三世 1885年授予他总理 奥托·冯·俾斯麦,该命令迄今为止唯一的新教持有人。 (© Otto-von-Bismarck-Stiftung)

2025-05-14 21: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