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课题 探究原因
师:本单元我们一直在学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继续去体会作者在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生齐读课题。
师:你发现这篇课文的课题与本单元前面两篇文章课题的不一样了吗?
生:这篇文章课题旁边有*,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这篇课文的课题中有引号。
师:你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那你能告诉我们这个引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这里表示引用人物说的话。
师:那是引用的谁说的话呢?
生:“精彩极了”是妈妈说的话,“糟糕透了”是爸爸说的话。
师:信息提取准确,你的预习做得很到位。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让爸爸和妈妈说的话截然相反呢?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前提示。
屏显:
师:学习本课我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第二个问题是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第三个问题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到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师:你提取的信息完整,表述清楚。那接下来咱们就走进课文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
屏显:
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4分钟)
小组汇报
一小组
二小组
师:关于母亲和父亲对巴迪所写诗的意见每个小组找到的理由表述不同但意思相同,母亲在鼓励他,而父亲是在批评他。可“带给我的感受”两个小组的表述也是不一样的,“失声痛哭”和“伤心地痛哭”哪一个在写我的感受?
生:“伤心”是我的感受。
师:是的,感受是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偏重于心理层面的,多用于表达情绪,如开心、高兴、难受等。
生:那“得意扬扬”的感受就应该是开心、高兴。“眼睛湿润”的感受应该是难过、委屈。
师:同学们的迁移能力真强,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母亲是觉得巴迪写诗这件事情是值得鼓励的,而父亲是觉得巴迪所写这首诗的内容本身真的很糟糕。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细节处感悟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聚焦细节 感悟情感
屏显: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
指名朗读,思考:你从这些描写中发现了什么?读出了什么?
生 1:我发现这两个句子中对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了描写,特别是“嚷”字让我感受到了母亲看到我写的诗后的兴奋和开心。
生2:我发现在描写母亲的动作后,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赞扬声”比作“雨点”,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写出了我被妈妈表扬之后内心的欣喜和快乐。
师:请你带着母亲的兴奋、开心和“我”的欣喜和快乐,将这两段文字读给你的同桌听。
生齐读。
师:就在我沉浸在快乐之中时,父亲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我”的心头。
屏显:
“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生齐读
师:你听完这位父亲的话有什么感受?
生 1:之前的高兴和快乐被父亲的话全都浇灭了。
生 2:父亲不仅批评“我”写的诗不好,还把我的诗“扔”回原处,感觉一点都不尊重“我”,一点也没有顾及“我”的感受,“我”可是在家等了他一个下午呀。
联系生活 思辨爱之真谛
师:“我”满心的期盼换来的却是父亲的批评,当时的巴迪对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非常不理解,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吗?
生1:我和巴迪一样无法理解父亲的批评,“我”等待了那么久,父亲一回来就狠狠地批评“我”“我”心里很伤心、难过。
师:你真正走进了巴迪当时的内心,感同身受。
生2:我能理解父亲的批评,我自己的父亲就像文中巴迪的父亲一样,平时对我要求极其严格,但他这样做都是爱我的表现。
师: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感受到了“批评”背后的父爱。几年之后,巴迪对父亲当时的“批评”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屏显: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指名朗读。
师:原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生齐读:那就是爱。
屏显:
指名朗读作者简介,其他同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巴德·舒尔伯格所取得的成就。
生1:我觉得长大后的巴德·舒尔伯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师:能“风靡全球”确实可以称之为“巨大”。
生2:我觉得巴德·舒尔伯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师:有了父亲严格的教育长大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连续十三年央视春晚主持人董卿,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屏显:
《易经》说“家人嗃嗃 , 悔厉,吉。”
生齐读。
师:难怪《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易经》中也有“家人嗃嗃,悔厉,吉。”更是道出了父亲的严毅、庄严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生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
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真正理解不同方式的父母之爱,下课!
作者简介
王红枚,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湿地栖息者,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李永红名师工作室学员,渝中区骨干教师,渝中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奉节县卓越课堂中学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第三届全国中学语文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届“贾志敏杯”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郑重声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