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3D电影,由李安执导,是一部集宗教信仰,人性,和道德伦理的电影,电影看似描述人在绝境下艰难求生并努力和大型食肉动物保持微妙关系的故事,但在电影的最后,从pi口中描绘的另一个故事却将这幅看似美好的故事撕开一道血淋淋的伤口,而透过这个伤口呈现给观众的却是一个极为血腥和残酷的真相。

故事的开头简单的介绍了pi的家境,而我们的主人翁pi则是一个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而他的父亲则是经营着一个动物园,“理查德-帕克”便是园内的一只成年孟加拉虎。

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整部电影,pi在救生船上先后遇上了一匹摔断腿的斑马、飘在香蕉上的猩猩、残暴的鬣狗、和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漂流的前3天,鬣狗掏了斑马的肛,咬死了猩猩,而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少年pi在海上求生和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

为了和理查德-帕格保持界限,pi讲船上的所有救济物资转移到了由自己搭建的简易漂流船上,但在漂流的第五天夜里,一头巨大的座头鲸掀翻了船上的所有物资,pi为了生存不得不重做打算。

理查德-帕格是一头成年的孟加拉虎,为了不让它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吃掉自己也为了自己能活着等到救援,从小就是素食主义者的pi不得不为填饱理查德-帕格的肚子而学会捕鱼和吃肉,并收集雨水,长期的相处和磨合,pi也渐渐取得理查德-帕格的信任。

在一次暴风雨后,救生船漂到了一座小岛上,岛上有成千上万的狐獴,岛上生长着可以直接食用的植物,岛中更是有大量的淡水可以直接饮用,理查德-帕格也在岛扑杀着狐獴,大快朵颐之后pi喜出望外,他在树上为自己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栖身之所,决定暂时在岛上定居,直到夜晚,他看到白天还是淡水的池塘化为强酸,岛上的一切生灵都在有意识的避开岛上的土地,而pi剥开一朵还未绽放的花朵并发现了一枚人类牙齿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这里并非是上帝赐予他可以长久生存的避风港,如果自己选择安于现状,自己也终将会面临这枚牙齿的主人一样的下场——被这座岛屿吞噬,消化。

之后pi准备了大量的植物和狐獴,载着理查德-帕克离开了岛屿,在漂流了很久之后,他们也终于登上了墨西哥的海滩并获救,而理查德-帕克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电影若只是这样就结束的话,相信大家都会质疑电影的票价和自己的时间,但这部电影的结尾不是大家片中所看到的,导演在电影的结尾安插了一个残酷的转折——由于涉及到理赔,日本船运公司派了两名工作人员找到了获救的pi,他们不相信人和老虎的故事,于是pi便为他们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并没有动物,救生船上有一个断了腿的水手、一个厨子、Pi和他的母亲。厨子杀掉了水手,并将水手吃掉,而水手剩下的肉被厨子用来当做钓鱼的鱼饵,pi的母亲想制止厨子的行为,但却被厨子杀掉了,最终忍无可忍的pi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最终只有Pi存活了下来。对应的便是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Pi自己是老虎,岛屿是尸体,狐獴是蛆虫。

当得知这个故事的真相后,想必大家都难以接受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很多人对于第二个故事的理解分为很多,但争论点分为两种,一种是pi吃掉他的母亲,一种是pi没有吃他的母亲,而是吃掉了厨子,对于以上观点咱们先不急着争论,我们先说说最后pi在第三个故事中厨子被杀的一段说起,“厨师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会吃老鼠,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饵,可是pi说厨子杀死了妈妈并扔进了海里喂鲨鱼,但对厨子来说,每一块肉都是极其宝贵的,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这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厨师已经吃过了水手,对他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没理由会做这种浪费行为。而在pi的描述愤怒的pi杀掉了厨子,至此我们知道pi的母亲的尸体还在船上;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pi同时信仰三个教派——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在印度教中死者要回到真主罗摩那里去,就必须焚烧掉凡世的躯体,将骨灰撒入恒河水中(尽管白太平洋离恒河很远,但死者依旧要舍去凡体才能得到真正的回归);基督教实行土葬,且没有海葬的习俗;伊斯兰教虽然也实行土葬,但其教内也有文字记载“旅行者若中途死于海船上,按规定的仪式举办后,即可投入水中水葬”

在故事的开头曾强调pi的母亲是印度教的信徒,而pi也是一名宗教的信仰者,对他来说,其亲人的离去必然也会沿袭宗教模式,pi的母亲自然是实行水葬,遗体自然是安置在厨子用来钓鱼的木筏上,而pi在海上漂流了整整7个月,在此期间,水手的尸体必然早已不能食用,所以厨子必然被pi吃掉,所以,第一个故事中的岛屿则是厨子的尸体,狐獴则是尸体上蛆虫,湖水则是厨子的胃酸。

而从宗教的角度看这个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多神论者,在历经了一系列苦难后最终信仰上帝的故事,故事的开头说道上帝之子“耶稣”替人类受罪的故事,pi当时不能理解,直到他在饥饿和绝望中不断抗争“兽性”的自己时,才体会出耶稣牺牲自己拯救世人的寓意。

“兽性”的pi在电影中便是“理查德-帕格”,“兽性”的pi吃尸体、吃蛆虫,换言之就是毫无怜悯,长此以往,必然活得行尸走肉,但“兽性”的自己却能让他在长时间的漂流中能保留性命,正如pi在获救时所说的:“理查德-帕格虽然恐怖,但没有他我早就死了”,“兽性”的自己可以让他在长时间的漂流中存活下来,但若放任“兽性”的生长,心中的“理性”必然也会泯灭;整部电影便是在告诫世人“黑暗并不可怕,但不能熄灭心中的信仰之光”;正如pi在离开“食人岛”时说的:“当神觉得他救助无望时,他会让你停下来,等你休息好后再重新上路”

2025-10-10 0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