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考虑取消审查
编辑
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在其官方博客作出一篇题为《新的中国策略》(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声明[27],称公司将考虑取消Google.cn的内容审查。Google聲稱,2009年12月中旬,Google旗下Gmail受到來自中國「精心策劃且目標明確」的黑客攻擊,导致其知识产权被窃,入侵的手段十分複雜,利用Internet Explorer上的一個漏洞來進行攻擊。[28];受到来源相同的攻击的还有至少20家其他的公司,分別從事金融、科網、傳媒、化學等行業(此次攻击行为被称为极光行动);黑客主要竊取中國人權活躍人士的電子郵件[29][30][31]。虽然Google并未明确指出攻击账户是中国大陆政府所为,但據與谷歌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Google工程師確實追蹤到中國政府或是其代理人[32]。加之2009年内中国大陆政府进一步限制网上言论自由的行为,他们将重新审视对Google.cn下搜索信息的过滤行为以及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策略。Google宣布不再愿意过滤Google.cn的搜索结果,并称接下来几周内将和中国大陆政府进行讨论,在法律范围内建立一个不进行过滤的搜索引擎。如果无法协调一致,也很可能意味着必须关闭Google.cn乃至于Google设在中国的办公室。[27][33][34]
Google的声明中称本次决定是由美国的管理团队做出的,中国团队对此毫不知情,也未曾参与。有解读指,Google之所以未提前知会谷歌中国团队,是为了保护谷歌中国员工的安全。[35]声明发出后,谷歌中国员工被拒绝访问美国数据资源库的任何代码,并且可以带薪休假。[36]直到1月18日,谷歌中国表示上周发表声明当天给予员工休假一天,使公司能做内部的测试与扫描,确保网络的安全:“谷歌中国的员工如今已回到岗位上,公司运作一切照常。”[37][38]自此日起,google.cn上也几乎不再进行新的审查,审查尺度大大放宽。中国其他主流搜索引擎也随之放宽了审查尺度。[36][39]
1月中旬,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透露说,他们正在与中国政府就谷歌中国的去留问题进行商讨。他并不否认有继续留在中国的可能性,同时也表示公司并不仅被商业利益所左右:他们退出中国市场是“基于价值的抉择”,否则就应当遵从商业抉择而“繼續參與中國市場”。[40][41]1月14日,中国联通接获通知,谷歌公司不再授权其使用谷歌标识及应用产品的合作内容。原定于1月20日举行的两款WCDMA谷歌手机(Google Phone)上市发布会也在谷歌建议下取消。[42]《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考虑到许多服务前景难料,谷歌认为现在在中国市场推出这两款手机“不负责任”。谷歌并未表示这两款手机的推出将延后多长时间,也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信息。[43]
Google与此同时,北京也传出了驻华外国记者的Gmail遭到黑客入侵的消息。驻华外国记者协会18日发布通知称,北京数个外国新闻机构的记者站都有员工发现其Gmail遭到入侵,里面的电邮被转发到一些陌生的电邮地址。美联社指,他们与法新社、道琼斯通讯社与路透社等新闻机构的驻华站点去年9月也曾遭受病毒电邮袭击。协会呼吁会员要做好Gmail的保安措施,防范遭到“劫持”。[44]
1月19日,谷歌中国博客发表刘允和杨文洛的澄清声明指,谷歌中国的员工目前都在正常工作,部分报道称谷歌已关闭中国的办公室和员工已经接到通知将于近期离职的消息都是不实的。谷歌总部管理层近期宣布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几个星期与中国政府就一些事宜进行商讨。[45]此外新闻媒体还披露,攻击行动的目标其实是对谷歌网络特定部分有访问权的人,有关行动可能获得在谷歌中国职员从旁协助,公司现正展开调查。[46][44]然而《纽约时报》指,中国政府在3月中旬就提醒谷歌的商业伙伴(如新浪网、赶集网等)要提早准备,以免哪一天自家网站无法使用Google服务时会措手不及。政府提醒商业伙伴要不是把搜寻者从原先的中国版Google.cn导向Google.com主搜寻页面,就是得另外再物色合作伙伴,或是自己过滤搜寻结果,以符合中国法规。不过报道说,使用Google.com不是简单的回避方法,因为当局仍可加以封杀,就像封锁YouTube、Flickr和其他网站一般。[47]
关闭Google.cn网页搜索服务
编辑
由于中国政府“非常明确地指出,自我审查是不可协商的法律要求”,Google与中国政府谈判失败。北京时间2010年3月23日凌晨,Google总部发表声明称:[5]
Google及另外二十余家美国公司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复杂的网络攻击,在对这些攻击进行深入调查的过程中,通过我们所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几十个与中国有关的人权人士的Gmail帐号定期受到第三方的侵入,而这大部分侵入是通过安装在他们电脑上的钓鱼软件或恶意软件进行的。这些攻击以及它们所暴露的网络审查问题,加上去年以来中国进一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包括对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文件和Blogger等网站的持续屏蔽,使我们做出结论:我们不能继续在Google.cn搜索结果上进行自我审查。
在此声明发出的同时,谷歌中国停止了内容审查,原有谷歌中国的两域名google.cn和g.cn中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和资讯(新闻)搜索重定向至Google香港域名google.com.hk(后于2014年5月27日被全面屏蔽),并使用通过其在美国及香港的服务器实现的、未经审查过滤的搜索引擎服务。据谷歌发言人,google.cn将继续在中国大陆提供地图和音乐搜索服务,并将保留在中国的销售和研发业务,而谷歌移动版业务也会随后转至香港。[48]而实际上google.cn上的剩余服务在接下来的几周也陆续被关闭并重定向至Google香港。
Google香港新設的簡體中文首頁下方显示“欢迎您来到谷歌搜索在中国的新家”。[49][50]网站为迎接中国大陆用户已经做了一些更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这些更改包括用中国大陆常用的简体中文显示指向谷歌搜索引擎的链接,使网站在视觉上很像google.cn。网站还有一些链接指向谷歌只在中国大陆提供的产品。受防火长城影响,中国大陆用户使用Google香港的搜索服务,必须经过中国的防火长城,从而导致搜索结果被审查,其用户体验与登陆其他海外网站无异。[51]而中国政府仍可以撤销google.cn的经营许可证,并有能力屏蔽或干扰中国大陆网民登录google.com.hk。作为对随时可能被屏蔽的回应,Google“将密切监测网址访问问题,并制作了一个新页面使用户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在中国哪些Google服务是可用的。”[5][52]这个“新页面”为“谷歌服务在中国大陆的可用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53]”供用户查看Google的网页搜索引擎以及YouTube、Gmail、Blogger、Picasa网络相册和Google协作平台等服务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否可用,並在3月24日更將此網頁連接加入google.com.hk簡體版首頁。[54]不久被“Google透明度报告”替代并沿用至今。中国官员则称将打击把用户从中国政府批准的“.cn”域名转向提供被政府认为是非法内容的网站的行为。[55]而香港特区政府声明“完全尊重信息自由”、“不会审查Google香港内容”。[56]对于谷歌中国员工的去留,Google表示不排除把部分员工从中国大陆调往香港或其他地方,但目前没有采取这种措施的计划。[51]
2010年年初,中国大陆地区用户如果未经任何技术处理直接访问谷歌中国的域名,一般并不会受到防火长城阻拦,但如果用户试图搜索中国政府认为敏感的关键词,则与google.com.hk的连接将会被防火长城强行中断一段时间。《金融时报》24日指,中国政府已开始加大力度屏蔽Google香港的搜索结果,諸如搜尋中国领导人姓名,连接就会被中断。[57][48]
3月30日,不少中国大陆用户反映无法使用google.com和Google.com.hk搜索服务。美国时间30日晨,Google声明,他们在搜索页的网址中使用的一个名为“gs_rfai”的URL参数[58],结果由于包含了“rfa”字样,与在中国大陆被屏蔽的自由亚洲电台的网址和英文缩写巧合,遭到了防火长城的屏蔽,使得大量的中国大陆用户无法访问Google的搜索页。Google称问题正在解决当中。[59]数小时后,Google搜索页的URL参数未变,但屏蔽被取消。Google也进一步声明,该参数于几星期前就已被使用,但当时未被屏蔽,因而应该是防火长城的URL屏蔽规则改变的缘故。[60]
google.com.hk的简体中文版本默认开启安全搜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1]功能,以审查色情和粗口词汇(并非政治审查),在设置中可以关闭。
2014年6月以来,包括搜索引擎、YouTube、Gmail、Google地图、Google Play等谷歌服务在中国大陆被完全屏蔽。网民必须通过突破网络审查(俗称翻墙、科学上网、魔法上网等)的手段才可以访问。[62]
201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在其官方社交媒体Twitter及Facebook上刊文,针对谷歌计划以过滤版搜索引擎重返中国大陆的消息进行回应[63]:
欢迎谷歌回归中国大陆,但前提条件是必须遵守中国法律的要求。
许多国家都认同网络空间也有主权和边界,必须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互联网充斥着色情、暴力、颠覆性信息、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
中国将坚持落实互联网监管法律,确保网络空间活动对社会是安全的。这是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底线,应该受到所有在华外国互联网公司的尊重。
中国现在非常开放,未来还将更加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根据本国国情推进改革开放,努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发展。
2020年2月3日起,中国谷歌地图ditu.google.cn停止服务,留下了www.google.com.hk/maps的跳转收藏界面。[64]
2022年9月30日起,中国谷歌翻译translate.google.cn停止服务,留下了translate.google.com.hk的跳转收藏界面。[6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