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酒类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白酒市场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第104届春糖会上,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道红指出,当前酱酒热潮正盛,主流资本和酒商纷纷涌入酱酒行业,甚至出现了一酱难求的局面。

尽管当前酱酒供不应求,但未来3至5年,预计将有约80万千升的酱酒产能集中释放,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业界人士预测,这将是一场品牌厮杀的战争,许多小企业、小品牌将面临淘汰。长远来看,品牌集中、产能集中和规模集中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在酱酒热的背景下,《证券日报》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的白酒企业,如钓鱼台、光良、贵州酱王府等发布新品外,黄酒企业古越龙山旗下公司女儿红及葡萄酒酿造销售集团天鹅酿酒集团也跨界涉足酱酒领域。甚至有人戏谑称“糖酒会”为“酱酒会”。

自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元以来,酱酒热快速升温,众多企业纷纷扩产。数据显示,年全国酱香型酒产业实现产能约60万千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全国酱酒的产能仅占中国白酒行业产能的8%,这使得各路资本对酱酒市场充满热情。

中国酒业泰斗季克良表示,酱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才刚刚开始,虽然当前热度很高,但也带来了竞争。与此尚春糖会参展的四川省白酒上市公司水井坊也宣布涉足酱香型白酒经营。药企天士力药业也跨界布局酱酒市场,国台酒业为其贡献了可观的营收。

市场中也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一位不愿具名的白酒企业CEO表示,他们购买了茅台镇的一个酒厂,但之前没有大力宣传做酱酒。一位酒类电商平台运营总监也透露注册了酱酒公司,因为酱酒市场利润丰厚。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提醒要警惕投机者带来的风险。

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认为,产能是酱酒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聚焦长期发展,并重视产能、品牌和组织的建设。稀缺性是酱酒的重要认知之一,但这种稀缺性也需要建立在真实的生态和环境基础上。一些企业夸大宣传年份和混淆坤沙和碎沙概念的现象需要警惕。

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有应对策略。继续扩张还是回归冷静?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划和产能状况。展望未来,酱酒市场将面临高端酱酒的稀缺与新入局者增多的矛盾阶段。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能、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消费者也需要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不盲目追求高价酒品,共同促进酒类市场的健康发展。关于纯坤沙酒与坤沙加碎沙调制酒的问题,客服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他们仅仅强调其产品为百分之百纯粮食酿造的高度酒,并声称酱香型白酒是无法进行勾兑的。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白酒的勾调工艺并非等同于勾兑。这实际上是一场文字游戏,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酱酒知识的模糊认知,从中牟利。

随着“酱酒热”的兴起,行业乱象逐渐显现。张道红指出,行业面临着生态隐忧、品质隐忧、人才隐忧、品牌隐忧以及渠道危机等多重问题。在集中扩能、赚钱效应、快速扩张和利益驱动下,行业乱象愈演愈烈。

张道红呼吁酱酒行业的同仁们,不要过度营销。企业应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和价值,真实准确地传播酱酒文化和故事。他认为,在酱酒热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快速扩张,更重要的是如何稳健发展,走得远、走得稳。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酱酒时应该注重品质、口感和品牌信誉。不要被一些不良商家的营销手段所迷惑,理性消费,选择真正的好酒。也应该加强对酱酒知识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025-11-02 01: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