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陶器,新穎獨特,樸實簡單,時而鏗鏘,時而嬌美,榮登藝術殿堂,獨樹一幟。」

Longsdorf 提出,新石器時代陶工必是具備一定的天賦,才會認識到陶器並不局限於其功能性。「精美的藝術品不會憑空而生,它們是藝術工作者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貢獻⋯⋯藝術家告訴我們甚麼是美,好的藝術作品,成功與否,無須多言,必會流芳千古,呈現在世人眼前。」

人類學家透過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研究增進對中國史前文化的認識,了解到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的嬗變,但對藝術家而言,把歷史的一部分捧在手中,撫之觀之,更能豐富自身創作的語境。正如 Mc Lin 所言:「可以把新石器時代陶器與我們的作品並列而置,誠一大樂事。它們曾經啟迪我們的創作,但過去只能利用圖錄的平面照片。但當你看到實物,那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Mc Lin 在美國出生和成長,對他而言,在大學和研究院研習中國陶藝為他的創作打下堅實基礎。他的創作夥伴 Progin 生於香港,她表明︰「任何有歷史意義的東西,不論來自中國或者亞洲,都是我身為設計師所呈現視覺文化的一部分,烙印在我的設計基因中。」

「我們常常思考歷史。我們嘗試明瞭它的歷史、怎樣作自我描述,以及製作的過程。」Progin 續說:「我想,我們的作品,以至所造的一切,我們總把物件置放在不同的背境、時間和地點。回顧且前瞻,歷史與故事,這些絕對是我們觀賞與選擇物件時思考的事情。」

上圖左方的陶鬹與右方拉坯成形的薄胎黑陶盃都代表了新石器時代的巧絕天工。陶鬹為煮食器,形同禽鳥,流口仰天如喙,充滿生機,堪為造型功用皆備的精巧傑作。到了青銅時代,禮器承繼了此類陶器的個別造型特徵,但用途改變。黑陶盃造型規整,敞口束腰,帶把手,外觀無異於今人製作的陶盃,越千年而常新,可見簡約實用是古今人類製作日用器的通用理念。

由左至右: 仰韶文化 廟底溝類型 深腹彩陶盌; 馬家窰文化 馬廠類型 嵌寶彩陶罐

Progin 表示︰「從歷史角度來看,新石器時代至今所出現的新設計,都是由製作過程中發生的狀況觸發的。這些狀況不只是意外,還展現出人類憑藉智慧想像,將意外視為誘發創作的可能,讓一物變成另一物。我認為歷史上創意和風格能有所突破和轉變,肇源於此。」

匠人的美學成就,藉著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娓娓道來,並繼續啟發當代藝術家與設計師。新石器時代陶匠對藝術史的貢獻,無庸置疑,值得我們充分的肯定。

特別鳴謝 Julie & Jesse 及 LATITUDE 22N 為這次拍攝提供協助。攝影:Wan Photography

Past Auction

雋永陶泥(三)– 中國新石器時代彩陶藝術

2023年5月25日–31日 | 10:00 上午 HKT | 香港

2025-05-03 18: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