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赢得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国际设计竞赛。这个位于长江口岛屿的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在拯救中华鲟等濒危物种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过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竭力回复地区原本生态多样性。方案意在提高公众意识,以保护我国最长河流中以及附近的野生动物。
所有图片© ennead architects
项目坐落于上海市崇明岛,由ennead设计合伙人thomas wong与Andropogon景观设计事务所合作完成。占地17.5公顷,建筑面积达39670平方米,包括一个水族馆和一个研究部门。ennead的设计有力响应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及生态保护议题,从公民教育角度出发创造出富有互动性的展示空间,将有力提升来访者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了解与保护意识,进一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中华鲟等珍稀鱼类的保护事业中。
39670平方米的自然保护区建筑,包含一个水族馆和一个研究部门
建筑包含一系列位于建筑内部和外部的饲养池,用于繁殖和饲养中华鲟和江豚,以及一些列帮助这两种珍惜物种重新融入自然的研究设施。更重要的是,项目通过沉浸式展览空间和体验,使访客可以看到机构所做的重要保护工作。
展开全文
建筑包含一系列位于建筑内部和外部的饲养池
外立面上,建筑采用延绵起伏的流线设计,灵感源于河流的涟漪和长江上游的标志性景观。略呈弯曲的木质结构支撑了建筑肋骨,中央脊柱则将建筑的三大空间完美衔接。而轻质外表皮系统则采用了半透明PTFE材料,轻柔地包裹着一系列内部养殖和展示池,最大限度地控制日照光线,营造了亮度适宜的室内空间环境。
访客可以看到机构所做的重要保护工作
建筑高度整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包括:夹层胶合木结构、地热供暖和冷却循环回路,并运用由土生和水生植物共同构成的湿地达到快速碳固存和场馆用水净化的作用。同时,景观设计重新构建了长江流域的海岸线系统和生态区域的多样性。悬浮走道及观景区与园区相连,让游客沉浸在自然环境中。
覆盖内部饲养池的夹层胶合木结构
与园区连接的悬浮走道与观景区
设计草图© ennead architects
设计分析图© ennead architects
建筑与景观总平© ennead architects
剖面© ennead architects
长江生态馆© ennead architects
结构© ennead architects
可持续发展分析© ennead architects
实体模型© ennead architects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
主持建筑师:Thomas Wong
设计事务所:ennead architects,Andropogon景观设计事务所
现状:竞赛获胜
来源:建筑时刻(ArchiTim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